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诗辨妄

诗辨妄

六卷(已佚),郑樵(1103-1162)撰。郑樵字渔仲,晚年居于闽夹漈山中,学者称为“夹漈先生”。南宋史学家。他于史学推崇司马迁、刘知几;于学术注重实地考查、不空谈心性。对天文、地理、博物,音韵也有丰富的知识。平生著述甚丰,有《氏族志》、《动植志》八十余种,晚年编撰《通志》,很有影响。有关《诗经》的著述,还有《诗传》二十卷。可惜他的著作多已亡佚,现存的只有《通志》、《尔雅注》和《夹漈遗稿》等。宋代的《诗经》学是在与汉学派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北宋的欧阳修、苏辙开疑序之风,到了南宋就掀起一个废序运动,走在这个运动最前列的就是郑樵。《诗辨妄》是部攻驳《毛诗》的研究专著,他认为汉时传诗共有四家,《毛诗》只不过是一家之言,不可偏信。人们不敢怀疑《诗序》,是因为打着圣贤的旗号。基此,他直斥《诗序》为“村野妄人所作”。该说不无矫枉过正之嫌,但对打破《诗序》的迷信有积极的作用。郑樵《诗经》研究贯穿着一种可贵的求实精神,以充分的内证和史实论证了《诗序》为汉人所作。他指出,凡诗中所写的,能和古书中所记某人事迹比附的就尽量比附。凡是《史记》世家、年表中记载的国君名谥的,《诗序》都按照世次指言其人,按照谥的美恶定美恶。《史记》中无国君名谥的,《诗序》无可比附,就不指言某君。由此,他得出《诗序》不是圣人之作,而是汉人比附书史的伪托欺世之作。他的怀疑精神和敢于驳难的勇气启发了当时和后代的学者,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朱熹原为尊序派,后受《诗辨妄》的影响,成为废序派的代表人物。但同时也受到一些人的攻击,周孚《非诗辨妄》就是为《诗辨妄》而发的。《诗辨妄》也有不足之处,缺乏文学眼光,有些论断过于简单化。《诗辨妄》已失传,近人顾颉刚有辑佚本,1930年由景山书社出版,但所辑仅有原书的十之一二。

猜你喜欢

  • 老子口义

    四卷。宋林希逸(详见《考工记解》)撰。《老子口义》又称《道德真经口义》。此书成于景定辛酉年(1261)。焦竑《国史志》著录林希逸《老子口义》四卷,即上两卷为《道经》,下两卷为《德经》。《述古堂书目》著

  • 清真先生遗事

    一卷。清王国维(见《刘祁西使记校注》)撰。该书记北宋词人周邦彦事迹及著述。邦彦字美成,自号清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徽宗时为徽猷阁侍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有《清真居士集》,已佚

  • 论语郑氏注

    一卷。后汉郑玄撰。郑玄笺诗注礼,有功群经。其注《论语》,何晏《集解·序》说,就鲁论篇章,考齐、古作为注。《隋书·经籍志》载《论语》十卷,梁有《古文论语》十卷,《旧唐书·经籍志》载《论语》十卷,《论语释

  • 理学要旨

    无卷数。清代耿介撰。耿介见《中州道学编》条。此书辑宋儒周敦颐、程颐、程颢、张载、朱熹五人的部分著作为一集,每卷书前各自编列了小传,其中附有作者的观点。全书在周敦颐著作中摘录了《太极图说》、《通书》六章

  • 景岳全书

    六十四卷。明张介宾(详见《类经》)撰。张氏在总结前人医疗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个人临床经验,于天启四年(1624),汇成此书。这是一部规模宏伟,内容全面的综合性医学丛书。书中对内、外、妇、儿以及中医理论等

  • 抱碧斋杂文集

    一卷。清陈锐(详见《抱碧斋诗》)撰。陈锐有《抱碧斋诗》五卷。本书按文体编次,除四篇序外,箴、赋、书、行述、家奠文、哀文、祭文、吊文各一篇,共收文十二篇。杂文集中只有《先母行述》一篇为散文,其余皆为骈文

  • 朱秉器集

    八卷。明朱孟震(约1582年前后在世)撰。朱孟震,字秉器。新淦(江西新干)人。生卒年不详。隆庆二年(1568)进士,除南刑部主事,出知重庆府,累官陕西、山西副使,四川按察使,贵州布政使、顺天府尹。著有

  • 古文集成前集

    七十八卷。旧本题庐陵王霆震、亨福编。王霆震、亨福的生卒与履迹均不详。亦不著时代。观其标识名字,魏征作魏证,而宋人奏议于朝廷国家诸字皆空一格,盖南宋书肆本。卷端题新刊诸儒评点字。凡吕祖谦之《古文关键》,

  • 古田县志

    八卷,清辛竟可修,林咸吉、蓝孙璿纂。辛竟可,曾任古田县知县。古田志乘首修于明万历十八年邑令刘日阳。三十八年王继祀再修。崇祯六年杨德周三修。辛竟可任县令后,以志乘又一百五十余年未修,故尽力而纂成此书。乾

  • 抱碧斋诗

    ① 四卷。《词》一卷。清储国钧(约康熙、乾隆年间在世)撰。储国钧字长源,江苏宜兴人。他博览强记,能文章。尤喜为诗,科场屡试不第,乃浪游山水。晚年复精词律。有《一壑风烟集》、《抱碧斋集》等。是书内容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