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青史子

青史子

一卷。题青史氏撰。作者真实姓名及生平均不可考。郑樵《通志·氏族略》第四,引《英贤传》说:“晋太史董狐之子,受封青史之田,因氏焉。”后人多以此种说法为牵强。梁玉绳《古今人表考》认为,“青史氏”应是古代一种史官之职,与“南史氏”类同,“青史主春,南史主夏”。余嘉锡认为梁说近理。结合《青史子》所载“胎教之制,用鸡之义,皆礼法之小事”的内容看,“青史氏”当是先秦时代主管礼法风俗之事的稗官小史,而且从这部书及其作者身份也可见到古小说面目一斑。(中华书局《余嘉锡论学杂著·小说家出于稗官说》)《汉书·艺文志》所录小说家十五,其中有《青史子》,为五十七篇,注说:“古史官记事也。”梁时已仅存《青史子》一卷,至隋已佚。后人所能见到的只是各家典籍中所引的片断,如弓箭制造和取材,车的制造及其与天文地理的关系意义,学习与受教制度等等。比如贾谊《新书·保傅篇》和《大戴礼·保傅篇》所引的“胎教”一篇,较详细地说明了王后怀胎七月之后,“太师持铜而御户左,太宰持升而御户右”,从音乐和饮食方面进行胎教的做法。该书所记大多为古代礼法、典则和风俗习惯,与后世小说内容差别很大。但它是《汉书·艺文志》所录最早的小说中之一种,可以从它身上见到中国古代小说观念的源流演变,故向来为论家重视。清代马国翰依据《大戴礼·保傅篇》等古书典籍所引的片断辑录,为《玉函山房辑佚书》本《青史子》一卷。

猜你喜欢

  • 研山斋杂记

    四卷。著者姓氏不详。一说孙承泽著,承泽有书斋名研山,然是书多引查慎行《敬业堂诗》,王士祯《居易录》等书,二人均在承泽之后。一说承泽孙辈孙炯著,炯有《研山斋珍玩集览》一书。是书分三部,首论六书,即象形、

  • 广雅

    十卷。三国魏张揖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揖字稚让,清河(今河北临清县东北)人,太和(227-233年)中官博士。后魏江式《论书表》曰:‘魏初博士,清河张揖著《埤仓》、《广雅》、《古今字诂》。究诸

  • 八分书辨

    一卷。清杨锡观撰。参见《六书辨通》。是书系考辨八分书体之作。关于八分,历代众说纷纭,言人人殊。杨氏辨之曰:“八分即汉隶,今楷之别名尔。”“汉之隶皆可谓分,其从篆体者,即八分是篆二分是隶也;其与正楷无异

  • 龙川略志

    十卷。别志,八卷。宋苏辙(详见《诗集传》)撰。此书为苏辙追忆往昔之著述。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载:辙元符二年夏居循门,杜门闭目,追忆平昔,使其子远书之于纸,凡四十事,其秋复记四十七事。龙川,循州地名。

  • 增定史韵

    四卷。附读史小论。一卷,清仲宏道撰。仲宏道,字开一,嘉兴(今浙江省嘉兴市)人。此书成于康熙三十年(1691年),仲宏道因赵南星的《史韵》前记载年号,著文浮廓,注释寥寥,故删其繁冗,补其缺略,上续以伏羲

  • 尺牍新语

    二十四卷。清徐士俊(1602-1681)、汪淇同编。徐士俊原名徐翔,字三有,号野君,仁和(今属浙江)人。明末清初戏曲家,善画工诗。明亡后隐居山水,家境贫寒。著有《洛水丝》、《春波影》杂剧、《雁梅说》、

  • 寒温条辨

    见《伤寒温疫条辨》。

  • 说文解字音韵表

    十七卷。清江沅撰。参见《说文释例》。是编为研究《说文》声读的著作。清代首倡研究声读者为戴震,其《答段若膺论韵书》云:“谐声字半主义半主声,《说文》九千余字,以义相统;今作《谐声表》,若尽取而列之,使以

  • 诚书

    十六卷。清谈金章(生卒年不详)撰。金章字心揆,号黄浮,嘉兴(今属浙江省)人。家世业医二十一世,祖父、父皆名动一时,为当时名医。谈氏约生于明末清初。幼承家学,亦有医名。博学多闻。此书又名《幼科诚书》,成

  • 金陵览胜诗

    一卷。明章恩撰。章恩,字元之,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生卒年均不详,事迹不详。喜工诗文,所作诗文都是五、七言近体,多数题咏名胜之作。著有《金陵览胜诗》。是集刻于嘉靖丙戌(1526)年,均为五言近体、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