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沈金鳌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棘针之别名,详该条。
胡须多而长。《灵枢·五音五味》:“通髯极须者,少阳多血。”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山橙之别名,详该条。
表证类型之一。是外邪侵入后,阳气集于肌表,邪正相争,腠理密闭所出现的证候。临床上除有表证症状外,以恶寒、无汗、头痛、身痛、脉浮紧为特点。
即孔穴,与腧穴同义。《圣济总录》:“窍穴虽同,而浅深各有部分,在用针者以意审之。”
病证名。多因久居阴湿之地,或经期涉水感寒,寒湿之邪与血搏结,冲任胞脉阻闭所致。症见经闭不行,小腹冷痛,形寒肢冷,白带量多。偏寒者,多见带下清稀如水,治宜温经散寒,活血通经,方用温经汤;偏湿者,多兼腹胀
医学分科之一。针灸疗法由来已久,隋唐始设为专门的科目,宋有针兼灸科,元、明代均设有针灸科。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二十三蒸条。
骨名。见《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又名柱骨。参见柱骨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