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指经漏下血夹有黑色之液体。参见经漏条。
病名。见《疡医大全》卷二十七。又名指风毒。为足大趾节红肿剧痛的一种疡证。因邪毒外发或局部染毒所致。症见患趾如汤泼火烧,痛不可忍,甚则憎寒壮热,四肢酸痛,其后胬肉突出,痛如刀割。宜用人龙散或用蜈蚣散外搽
见《本事方》。为砒石之别名,详该条。
古时纺纱织线之针。《灵枢·九针论》:“二曰员针,取法于絮针。”
【介绍】:见吴杰条。
出《吴普本草》。为雷丸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感受风寒、燥热等外邪而致的腋痛。见《症因脉治·腋痛论》。详腋痛条。
【介绍】:见汪祝尧条。
本的性质为虚,标的性质为实。有四种情况:①原来的旧病为虚证,而后发的新病为实证,②病人的体质虚而感受实邪,③因体质虚而致气血郁结,气化无权。如气虚而致血瘀,或脾肾虚而致痰饮、水肿、饮食积滞等。④病的本
见《滇南本草》。为牡丹皮之处方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