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制成丸剂或锭剂、片剂,或用纱布包裹药末,塞入阴道或肛门内,以治疗白带、阴痒或痔等。如《金匮要略》蛇床子散。
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
《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卷五十九方。山楂、厚朴(姜制)、甘草、炒枳壳、槟榔、当归、炒白芍药、黄芩(酒炒)、连翘、炒牛蒡子、炙青皮、黄连(吴茱萸炒)、生姜。水煎服。治小儿麻疹作痢,腹痛欲解,或赤或白,
见《卫生宝鉴》卷十八。即阴痛。详该条。
病名。见《疡医准绳》卷六。即肩关节脱臼。详肩甲骨出条。
见《本草纲目》。为木槿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率骨条。
见《中医杂志》,(12):812,1958。为桃南瓜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血虚津枯或跌打瘀滞等所致的大便秘结。《医碥·大便不通》:“血秘,老人产妇血液干枯或病后血虚或发汗利小便以致津涸(津亦属血),均宜润剂,苁蓉润肠丸、更衣丸、四物汤、麻仁、杏仁辛润之品。又肾司二
宋代医官职称。隶属翰林医官院。官阶从六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