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经隧(络)。即经穴。《十四经发挥》:“其隧穴之周于身者,六百五十有七。”
见《千金翼方》卷十六。即孔子大圣知枕中方,见该条。
见博爱心鉴条。
证名。筋惕肉瞤的别称。见《伤寒论大全》卷二。详筋惕肉瞤条。
出《外科理例》卷一。即胬肉。见该条。
肾气通行的道路。《素问·水热穴论》:“伏菟上各二行行五者,此肾之街也。”
见《本草原始》。即赤小豆,详该条。
①古代统称治病的药物为“毒药”。《素问·移精变气论》:“今世治病,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素问·藏气法时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②现代指药性剧烈,有毒、副作用,能导致中毒的药
书名。3卷。清·叶茶山撰。刊于1805年。这是一部灸、药并用的著作。卷1主论经络、腧穴及灸法总论;卷2治症综要,为多种疾病的灸法并配合药物治疗,其中介绍了很多民间经验方;卷3肿疡主治类方,为治疗外科病
悍,强悍;悍药指其性燥烈。强悍的药物,如金石药之类的***、硫黄等。《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悍药入中,则邪气辟矣,而宛(郁)气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