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外感眩晕》。因感受风寒外邪所致的头晕目眩。有风邪眩晕与寒邪眩晕之分。风邪眩晕,症见头痛额痛,骨节烦痛,身热多汗,上气喘逆,躁扰时晕。治以祛风为主。用羌活防风汤等方。寒邪眩晕,症见
见《江苏省药用植物志》。为茜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生草药手册》。即樟树皮,详该条。
出《肘后备急方》卷五。即阴痛。详该条。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地柏枝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宋代养生学家。生平欠详。著有《保生要录》1卷,详论人体调养精神、健身、起居、饮食以及药石调养之注意事项。
运气学说术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商代表金运,金运平气之年,无太过与不及,称为正商。
痧证之一。《痧胀玉衡·瘟痧》:“寒气郁伏于肌肤血肉之间,至春而发,变为瘟症,是名瘟痧;又暑热伤感凝滞于肌肤血肉之中,至秋而发,亦名瘟痧。但春瘟痧毒受病者少,不相传染,时或有之;秋瘟痧毒受病者多,老幼相
【介绍】:见唐黉条。
病名。见《医宗金鉴》卷七十一。即肉刺。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