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出《太平圣惠方》第九十卷。即痱子簇集成瓣,颜色鲜红者。详痱疮条。
经穴别名。出《循经考穴编》。即腰阳关。见该条。
见《随息居饮食谱》。为荷梗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不居集》卷十五。即肺胀。详该条。
经脉别名。即手少阳经。马王堆汉墓帛书载:“耳温(脉):起于手北(背),出臂外两骨之间,〔上骨〕下廉,〔出肘中〕,入耳中。是动则病:耳聋,辉煇朜朜,嗌种(肿)。是耳脉主治其所产病:目外渍(眦)痛,颊痛,
出《分类草药性》。为狗脊之别名,详狗脊条。
病名。见朱仁康·《实用外科中药治疗学》。指圆癣之形如古钱状者。详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浮萍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仁斋直指方》:“耳者宗脉之所附,脉虚而风邪乘之,风入于耳之脉,使经气否而不宣,是为风聋。”其症耳窍蒙闭,耳鸣听音不真而兼有头痛。治宜以疏风通窍之剂。参见耳风聋条。
病证名。指因恣饮伤肺所致的咳嗽。《证治要诀·诸嗽门》:“有饮冷热酒,或饮冷水,伤肺致嗽,俗谓之凑肺,宜紫菀饮。”《张氏医通》卷四:“如饮冷热酒,伤肺致嗽,谓之凑肺。或兼煎煿伤胃,咳嗽咽痒,痰多唾血,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