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九方。黑豆、巨胜子各三合,诃子皮一两。为末,以水拌匀,置竹筒内,乱发塞口,置煻灰内煨取油,贮瓷器中。先以米泔皂角煎汤洗头,拭干涂患处,日二次。治小儿脑疳,头发连根作穗子,脱落不生,
经外奇穴名。出《针灸集成》。即八风穴。见该条。
经穴别名。《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外阳,在外踝上三寸,阳郄。”所指即跗阳。
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因潮热而引起的抽搐,由脾虚心热所致者。临床特点为每逢亥、子、丑时不甚抽搐,而卧不稳,身体温壮,目睛紧斜视,喉中有痰,大便呈银褐色,乳食不消,多睡,不纳津液。当补脾治心。补脾
五疸之一。多因房劳伤肾,瘀血内阻所致。《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额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热,薄暮即发,膀胱急,小便自利,名曰女劳疸。”《症因脉治·黄疸论》:“女劳疸之症,发热恶寒,膀胱急,小腹满,
【介绍】:元代医家,阳城(今山西阳城)人。擅长诗文,旁通律历,弃儒学医。著《素问注疑难》、《伤寒歌括》等书,均佚。
书名。简称《伤寒标本》。2卷。旧题金·刘完素撰。为论述伤寒证治专著。上卷叙述病证,自伤风、伤寒、中暑、中湿、至食复、劳复共44则;下卷则载所用64方,其中仲景方约占半数。本书卷上有传染一则,以示伤寒与
又称药引,详该条。
见《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即胞衣不下。详该条。
由经脉分出的网络全身的分支。广义的络脉又包括十五络、络脉及孙络几部分,其中紧连十二正经及任督脉的分支共十四条,加上“脾之大络”合称十五络;由十五络分出的网络全身的分支称络脉,即狭义的络脉;由络脉再分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