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同名经配穴法

同名经配穴法

配穴方法之一。指手、足同名称经脉所属穴位上下配合使用。如《百症赋》:“热病汗不出,大都更接于经渠。”是手、足太阴经相配;“倦言嗜卧,往通里大钟而明。”为手、足少阴经同用等。

猜你喜欢

  • 蕉油

    见《本草纲目》。即芭蕉油,详该条。

  • 茅针花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白茅花之别名,详该条。

  • 章柳根

    出《本草图经》。为商陆之别名,详该条。

  • 出《集韵》。即五谷虫,详该条。

  • 肝气不足

    指肝之精气不足,亦称肝气虚。《诸病源候论·五脏六腑病诸候》:“肝气不足,则病目不明,两胁拘急,筋挛不得太息,爪甲枯,面青善悲怒,如人将捕之,是肝气之虚也。”治宜滋养肝肾。

  • 血崩心痛

    病证名。见周怡观《秘珍济阴》。属杀血心痛范畴。详该条。

  • 莲壳

    见《儒门事亲》。为莲房之别名,详该条。

  • 郑禹东

    【介绍】:见郑宏绩条。

  • 郑梅涧

    【介绍】:见郑宏纲条。

  • ①(dān)。热邪、热气盛。《素问·脉要精微论》:“瘅成为消中。”《素问·举痛论》:“瘅热焦渴。”②(dǎn)。通疸。黄疽病。《素问·玉机真藏论》:“肝传之脾,病名曰脾风,发瘅,腹中热,烦心,出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