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别名。出《针灸聚英》。《针灸大成》作过门。即三阳络。见该条。
病名。①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又名嵌甲、嵌指。多因剪甲伤肌,或因穿窄鞋甲长侵肉,致使气血阻遏不通,久则甲旁焮肿破烂,时浸黄水,胬肉高突,疼痛难忍,触之更甚。治法:一般宜剔甲可愈;若溃烂难愈,则外用
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即白花射干,详该条。
病名。出《世医得效方》卷十八。脚骨包括跗骨、跖骨及趾骨。因跌扑,坠堕所伤。局部疼痛、肿胀及畸形,活动受限,可有骨声。移位者麻醉下手法复位,夹缚固定,无移位者仅作固定。用药详见骨折条。
败坏。《素问·疏五过论》:“精气竭绝,形体毁沮。”
见《日华子诸家本草》。为漏芦之别名,详该条。
解剖部位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即眼弦。详该条。
见《分类草药性》。为盐肤子根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四。多由风邪毒气客于肌肤而得。初起如梅李枣核,随处可生,常互相粘连伴全身寒热,久则化脓成漏。宜内服斑猫散。相当于淋巴结核所致的窦道。
出《岭南杂记》。为睡莲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