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西本草选编》。又名岭南杜鹃。为杜鹃花科植物广东紫花杜鹃Rhododendron mariae Hance的花、叶、嫩枝或根皮。分布广东、广西、江西、湖南等地。苦,平。镇咳,祛痰,平喘,消肿。①治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白蔹之别名,详该条。
小儿推拿方法名。出《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详凤单展翅条。
是治疗血分有寒的方法。①温补血分。如妇女崩漏、男子吐血,舌质淡,脉虚无力,唇爪不红润,用十全大补汤。②温化祛瘀。治疗因寒而致瘀血。如妇女因虚寒而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经来量少色暗,舌有紫瘀点,脉沉或涩
黄病二十八候之一。见《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由脾热引起身黄。若脾更移热于它脏,则于身面、眼目、或舌下并可出现该脏之色。如脾移热于肝则可见眼青黄,面色黄,脉亦青;如脾移热于心,则其人身热而发赤黄,眼赤
【介绍】:见韩文海条。
【生卒】:1706~?【介绍】:清医家。名璿,中州夏邑(今属河南)人。中年始专攻医学,对温病研究尤深,推崇吴又可学说,深痛世人不能明辨伤寒与温病而贻误病情。因著《伤寒温疫条辨》。其立方遣药多宗刘完素,
药物学著作。简称《唐本草》。54卷。唐·苏敬等撰于659年。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药典。分为正文、图和图经三部分。《新修本草》正文20卷,目录1卷,是在《本草经集注》一书基础上进一步增补了隋、唐以
痧证之一。①即紧痧。《痧胀玉衡·盘肠痧》:“痧毒肆行,盘转肠胃,虽不痛不疼,苦楚万状,命在须臾,此紧痧之症也。”②即绞肠痧。《痧证汇要·绞肠痧(盘肠痧)》:“心腹绞痛,大痛,或如板硬,或如绳转,或如筋
病名。《喉科种福》卷三:“此触天行瘟疫之气,致项肿咽痛,口内喉中皆现红色,痰涎秽浊,粘连不断,吐出热气,臭气喷人,甚有颈项头面俱肿,面目俱赤,北方尤多此病,俗人呼为虾蟆瘟,又名颅鹚瘟,亦名大头瘟。乃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