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嗅鼻瓜蒂散

嗅鼻瓜蒂散

卫生宝鉴》卷十四方。瓜蒂十四个,母丁香一个,黍米四十九粒。为末,每用半字,临卧先含水一口,嗅药入鼻。治黄疸,遍身如金色者。

猜你喜欢

  • 胞垂

    病证名。见《银海精微》。即上胞下垂。详该条。

  • 胞络

    ①分布于胞宫上的脉络。《素问·奇病论》:“胞络者,系于肾,少阴之脉贯肾……。”②胞,作包。指心包络。《素问·痿论》:“悲哀太甚则胞络绝。”《医门棒喝》卷一:“胞络居于膻中,……盖心脏如人,包络如人穿之

  • 挛急

    证名。出《灵枢·经脉》。义同拘挛、拘急。参见拘挛、拘急条。

  • 大疽

    病名。出《疡科选粹》卷一。即脑疽。见该条。

  • 立法处方

    是辨证论治过程的重要一环。通过辨证,确定为某种病证后,根据其病因病机和脏腑所属,订立治疗原则(立法),并据以选用方药(处方)。如风温病初起,邪在肺卫,乃立辛凉解表之法,处以辛凉之剂银翘散,随证加减。

  • 病后调理服食法

    食疗著作。清·尤乘辑。1卷。刊于1667年。本书详论了病后饮食调理要点,并分风、寒、暑、湿、燥、火、气、血、痰、阴虚、阳虚、诸虚十二门,分别介绍了117张食方,有粥、臛、酒、浆、煎、汤、饮、膏、茶、羹

  • 蔡英

    【介绍】:隋代医家。撰有《蔡英本草经》4卷。已佚。

  • 疿子

    出《太平圣惠方》第九十一卷。亦称痱子,即疿疮。见该条。

  • 燥热痿

    痿证之一。见《症因脉治》卷三。由于燥热伤津耗血,宗筋失于营养所致。症见手足痿软,不能行动,伴有皮毛干枯,口燥唇焦等症。治宜清热润燥,滋阴养血。用知母石膏汤、滋燥养荣汤加减。《血证论·痿废》:“肺气热,

  • 产后血气痛

    病证名。指产后余血未尽,瘀阻所致的腹痛身热等症状。《肖山竹林寺妇科》:“产后血气痛,此乃瘀血未尽,腹中作痛,遍身发热,宜除去瘀血,而热自退。法用当归红花散(红花、当归、牛膝、三棱、莪术、川芎、紫菀、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