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四部医典蓝琉璃

四部医典蓝琉璃

藏医学著作,藏名《据悉本温》。清初著名藏族医家德西·桑吉嘉措编著。成书于1686年。本书是目前流传的对《四部医典》的标准注解本。《四部医典》成书后,受所处时代的影响,未能及时传播。直至十二世纪才由宇陀萨玛·元丹贡布传抄、修改、注疏和补充。后又经历代医家补充修改、注疏,出现了多种版本的《四部医典》和多种注释本。如《适丹版四部医典》、《扎汤版四部医典》、《四部医典医理解释》、《祖先口述》、《宇陀萨玛·元丹贡布亲注四部医典》等,各家对《四部医典》经文的理解均不一致。十七世纪末,德西·桑吉嘉措在阅读多种版本的《四部医典》时,发现《扎汤版四部医典》错误甚多,且内容缺漏。于是以《木函四部医典》及《宇陀萨玛·元丹贡布亲注四部医典》作为蓝本,对《扎汤版四部医典》逐字逐句以通俗的藏文白话文校勘、注释,纠正谬误,根据个人的经验体会补充了大量的新内容。取名《四部医典蓝琉璃》,随后刻版传世。现有1982年西藏人民出版社排印本。

猜你喜欢

  • 风瘙痒

    病名。指因受风邪引起的皮肤发痒。出《诸病源候论》卷二。因表虚卫气不固,复感风邪,郁阻肌肤而成。起病突然,遍身发痒,游走不定,甚则剧痒难忍,搔后出现抓痕、血痂。治宜祛风养血润燥。内服当归饮子,或针刺曲池

  • 推求师意

    医论著作。2卷。明·戴思恭撰于1443年。书中论述各类病证的病因、病理、证脉、治法等,均本于其师朱震亨之意,予以推求发挥,对于朱氏的养阴学说及其临床运用有较深入的分析。本书本无传本,嘉靖年间由汪机编录

  • 珠村草堂医案

    见张千里医案条。

  • 乳食不消

    病证名。见《小儿药证直诀》。即小儿伤积。《活幼心书》:“小儿所患积证,皆因乳哺不节,过餐生冷、坚硬之物,脾胃不能克化,停积中脘,外为风寒所伤,或因夜卧失盖,致头疼面黄身热,眼胞微肿,腹痛膨胀,足冷肚热

  • 沙苑蒺藜

    出《本草图经》。为沙苑子之别名,详该条。

  • 大聚

    指聚病之较重者。《灵枢·五变》:“人之善病肠中积聚者,……皮肤薄而不泽,肉不坚而淖泽,如此,则肠胃恶,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伤脾胃之间,寒温不次,邪气稍至,蓄积留止,大聚乃起。”指明大聚多由正虚邪实,久

  • 玄武汤

    即真武汤,见该条。

  • 子户旁生肿块

    病证名。陆成一《女界须知》:“湿痰下流,子户旁生肿块,针破出白脓,即消无瘢,又但肿而不痛,知无热毒,用煅白螺蛳壳、南星、半夏、柴胡、甘草、曲糊为丸服。”

  • 诊家索隐

    脉学著作。2卷。清·罗浩辑。刊于1799年。罗氏参阅《脉经》以下有关论脉的著作45种,取其精华,附以己见编成此书。书中辑录崔紫虚、余抑庵、张石顽三家学说尤多,并按李士材所论二十八脉,益以张石顽所增附之

  • 打马过天河

    小儿推拿方法。出陈氏《小儿按摩经》。又名打马过天门。操作方法有六种。①用右大指面运儿内劳宫,再将四指屈起,使其指尖向上,以右大指自总经弹至天河(见陈氏《小儿按摩经·手诀》)。②用食、中、无名指由儿上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