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大便难

大便难

证名。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大便秘结,排便困难。《诸病源候论·大便病诸候》:“大便难者,由五脏不调,阴阳偏有虚实,谓三焦不和,则冷热并结故也。胃为水谷之海水谷之精化为营卫,其糟粕行之于大肠以出也。五脏三焦既不调和,冷热壅涩,结在肠胃之间,其肠胃本实,而又为冷热之气所结聚不宣,故令大便难也。”“邪在肾,亦令大便难。所以尔者,肾脏受邪,虚而不能制小便,则小便利,津液枯燥,肠胃干涩,故大便难,又渴利之家,大便亦难,所以尔者,为津液枯竭,致令肠胃干燥,……脉沉为阴,阴实者,病苦闭,大便不利,腹满四支重,身热,若胃胀,右手关上脉阴实者,脾实也。若肠中伏,伏如牢状,大便难,脉紧而滑直,大便亦难;跗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大便难而脚痛,此虚寒从上向下也。”见大便秘结条。

猜你喜欢

  • 果油

    出《本草纲目拾遗》。为花生油之别名,详该条。

  • 气秘

    病证名。见《济生方·大便》。指气滞或气虚所致的便秘。《证治要诀·大便秘》:“气秘则气不升降,谷气不行,其人多噫。宜苏子降气汤加枳壳,吞养正丹,或半硫丸、来复丹;未效,佐以木香槟榔丸;欲其速通则枳壳生用

  • 蜜望子

    出《肇庆志》。为杧果之别名,详该条。

  • 四时宜忌

    养生类著作。明·瞿祐撰。本书在博览广搜历代养生专著的基础上,总结民间养生防病经验而编成。其内容是根据每月的节气、气候变化特点,先从天文历算为角度进行通俗的解释,并指出养生防病的具体方法与四时宜忌。其代

  • 大药

    ①道家对内丹和外丹的总称。唐·杜甫《杜工部草堂诗笺·赠李白》:“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②桔梗之别名,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

  • 下三里

    经穴别名。《针灸集成》。即足三里,见该条。

  • 咳脓血

    证名。指咳唾脓血。《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隐隐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咳唾脓血。脉数虚者为肺痿,数实者为肺痈。”多由邪火血热凝滞伤肺所致。本症可见于肺脓肿、支气

  • 苏木散

    《痧胀玉衡》卷下方。又名二十九号升象方。苏木二两,白蒺藜、红花、玄胡索、桃仁各一两,独活三钱,五灵脂七钱,降香、姜黄、赤芍药各六钱,大黄五钱,乌药、三棱、莪术、陈皮、青皮、皂角刺、香附(酒炒)各四钱。

  • 卒厥

    卒,突然:厥,昏厥。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的病证,多由气血逆乱,阴阳严重失调所致。《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寸脉沉大而滑,沉则为实,滑则为气,实气相搏,血气入脏即死,入腑即愈,此为卒厥。”

  • 小分

    出《素问·长刺节论》。分,指肌肉的会合处;小分是与“大分”相对而言,指较少肌肉会合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