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太平圣惠方》。为血竭之别名,详该条。
泛指与四时气候相关的病邪,是季节流行病致病因素的统称。
①即辨证论治,详该条。②书名。上海中医学院编著。共分上、下二篇;上篇为基础知识,论述生理与病理、疾病与病因、诊断方法、治法与方药;下篇为临床应用,介绍辨证施治总纲,外感热病、杂病、各科常见证候的辨证施
①火热炽盛。《素问·疟论》、《灵枢·逆顺》:“无刺熇熇之热。”《素问·刺疟篇》:“足太阳之疟……熇熇喝喝然。”②喻性格热情。《灵枢·行针》:“重阳之人,熇熇高高。”
【介绍】:见余梦塘条。
中风证候类型之一。见《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风论》。即“邪入于腑”(《金匮要略》)。病情较中脏略轻。症见猝然昏倒,苏醒后可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困难,或伴有大小便不通等症。《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
病证名。见《疡医准绳》卷六。即髌骨因跌扑引起脱臼。详脚膝出臼条。
证名。指下腹部板滞、坚硬。为下焦蓄血的主要症候之一。《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
指肩胛骨、子骨,左右共四块。详各条。
出《类经图翼》。位置同女膝穴,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