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杂病源流犀烛·诸疸源流》:“力役人劳苦受伤,亦成黄胖病,俗名脱力黄。”与因虫食所致之黄胖病不同。证见黄胖而好食易饥,怠惰无力。治宜双砂丸、伐木丸加味。参见黄胖条。
①治法。即具有宣痹、行滞、去瘀、攻下等作用的治法的通称。如通经、通阳、通脉、通乳、通便等。②通达、相通。《素问·生气通天论》:“皆通乎天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
出《小儿药证直诀》。即肾疳。见该条。
病名总称。出《卫济宝书》卷上。称癌、瘭、疽、痼、痈五者为痈疽的五发。详见各该条。
指子时。《灵枢·营卫生会》:“夜半而阴陇为重阴。”参十二时条。
涎唾、口津的俗称。
系黄帝和岐伯的合称。参见岐黄、岐伯、黄帝等条。
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1977年版。为苣荬菜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阎纯玺条。
见《医方约说》。为蟾蜍皮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