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于志宁条。
古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即蛊注痢,详该条。
证名。指两眼巩膜泛现黄色。有虚实之辨。《罗氏会约医镜·杂证》:“然目黄亦有虚实之异。实热之黄,以湿热内蓄、郁蒸而成,清其热而黄自退;若虚寒之黄,以元阳日剥,津液消索而然,即无烦热脉症,惟有干涸枯黄,此
骨名。即旋台骨,详该条。
见针灸全生条。
见《滇南本草》。为莙送菜之别名,详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指两种药物同用可能产生毒性或副作用。如乌头反半夏。
出《新修本草》。为青木香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四。即涌泉疽。见该条。
二十四节气之一。《嬾真子录》:“小满,四月中,谓麦之气,至此方小满而未熟也。”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渐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