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全国中草药汇编》。即金龙胆草,详该条。
见《贵州民间药物》。为草威灵之别名,详该条。
即手厥阴心包络经。详该条。
又称肾阳衰微、命门火衰、下元虚惫、真元下虚。即肾阳虚之严重者。临床表现精神萎靡,动则气喘,腰膝痠冷,四肢清冷,腹大胫肿,黎明前泄泻,癃闭或夜尿频数,尺脉沉迟等。治宜温补命门。
症名。见《杂病源流犀烛·暑病源流》。又名疰夏,一作注夏。《证治准绳·杂病》:“痿发于夏,俗名注夏。”多由素体脾胃虚弱,或阴气不足,感受暑令湿热之气所致。症见倦怠、四肢不举、赢瘦、不能食等。治当清暑益气
①刺法名。捻同撚,指入针后,以拇、食指持针作前后交替动作使针转动的方法,现称捻转法。《针经指南》:“捻者,以手捻针也,务要识乎左右,左为外,右为内,慎记耳。”《针灸大成》:“捻者,治上,大指向外捻;治
见《中药材手册》。为地肤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即黄鳅痈。见该条。
宋代医官职称,官阶从七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证名。指少腹胀满。出《素问·标本病传论》。详腹胀、小腹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