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公泰
【介绍】:
见忽泰必烈条。
【介绍】:
见忽泰必烈条。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三方。***。用竹沥二合磨浓汁,量儿大小,分减服之,日三至四次。治小儿心热,惊悸。
见相侮条。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指经漏下血夹有黑色之液体。参见经漏条。
《外科真诠》方。连翘、天花粉、赤芍药、金银花、甘草、滑石、车前子、泽泻各等分。水煎服。治外感暑热,头面生石疖。
指热邪壅阻于肺,发生高热喘咳的病机。主要证候有发热、咳嗽、痰稠黄或痰中带血,甚则呼吸迫促、胸胁作痛,舌边尖红,苔黄干,脉洪数或弦数。多见于呼吸道感染等疾患。
见吴悔庵《秘传内府经验女科》,即室女经闭。详该条。
证名。筋挛的别称。《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五:“故筋挛亦曰筋瘛。”详筋挛条。
出《素问·五常政大论》。指病人托着胸部仰面太息,这是肺气壅塞的被迫动作。
证名。见《审视瑶函》。即目昏,详该条。
见《陆川本草》。为甘露子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