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五十。即白秃疮,见该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十八。五疳之一。详五疳条。
病名。见《本草纲目》卷十三贝母条下。即人面疮,见该条。
病证名。小儿心经伏热烦躁而啼。多系热扰心阴所致。《片玉心书》谓“其哭无泪,见灯则喜而止。”治宜清心养阴。用导赤散加麦冬、栀子。
病名。指疔之生于唇棱偏里者。《医宗金鉴》卷六十五:“反唇疔发唇里棱。”初起形如粟米,色紫坚硬。肿甚麻痒木痛,寒热交作,烦闷作呕,甚则令唇外翻。详唇疔条。
出《子母秘录》。为楮叶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外科启玄》。简称走马疳。指患牙疳而发病迅速,势如走马者。多因胎毒、大病后、时行疫疠或疹痘余毒未清,复感外邪,积毒上攻齿龈所致。《景岳全书·杂证谟》:“走马牙疳,牙床腐烂,齿牙脱落,谓之走马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苦石莲之别名,详该条。
见二如亭群芳谱·药谱条。
见清·叶其蓁《女科指掌·调经门》。即经行后期,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