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半边莲之别名,详该条。
妇科著作。清·陈治撰。5卷。17世纪末刊行。本书为《证治大还》之一种。前4卷论妇女经、带、胎、产诸病证治;后1卷附辑李士材《女科纂》,论述女科各病的简要治法,并附录杨子建的《十产论》。
见《诸病源候论·五鬲气候》。即膈气。详该条。
证名。出《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指背部有寒冷感觉。《张氏医通》卷三:“背为阳位,背上恶寒,阳受病而阴邪亢逆也。其病有七。一者暴中阴寒,四肢厥冷而背恶寒,脉必沉细,附子汤温散之;一者素禀阳衰,而背
病证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指初生儿脐带未脱时,脐部受到冷邪侵袭所致的病证。详脐中水条。
见《广东中草药》。为穿破石之别名,详该条。
见《金匮要略》。即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见该条。
十五络脉之一。出《灵枢·经脉》。即足太阳络脉,见该条。
本义形容星光暗弱。焞焞指耳听不聪。参见浑浑焞焞条。
即清暑益气汤第一方,见清暑益气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