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日用本草》。即鳢鱼,详该条。
指阴阳失调,阳盛阴衰,阴精不能涵敛阳气而致阳气亢越的一种病理状态。《脾胃论·卷中》:“此病阳亢,乃阴火之邪滋之。”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露兜竻蔃之别名,详该条。
出《遵义府志》。为鱼腥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小儿浮肿一种类型。因胆有病而引起的水肿。由胆气郁结,水湿内停,化而为热,湿热相蒸而成。临床特征为浮肿,口苦咽干。治宜利胆消肿。用小柴胡汤合五皮饮。
病证名。见《一草亭目科全书》。即瞳神缩小。详该条。
出《本草衍义》。为建兰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贵州草药》。为龙葵之别名,详该条。
眼科金针开内障术后覆盖患眼的方法。《银海精微》主张开金针术后,患眼用湿纸层层封固。《审视瑶函》记载了在拨内障手法步骤完毕后,用芙蓉叶末加井水和匀敷贴患眼。此法现已不用。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六。即赤炎疮。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