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色赤而长带尖,有寒热。治同疔疮。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桃仁红花汤,见该条。
病名。生于胁部的疽。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一。证治参见肋疽条。
见《救荒本草》。为虎杖之别名,详该条。
口唇四周。能反映脾脏精气的盛衰。《素问·六节脏象论》:“脾……其华在唇四白。”详唇条。
见白喉治法忌表抉微条。
①《验方汇辑》卷十方。天竺黄、胆南星各15克,大黄(酒浸)6克,僵蚕9克,麝香0.9克,冰片0.6克。为细末,炼蜜为丸,芡实大,朱砂为衣,每服一丸,生姜煎汤化下。治小儿时疫,发热昏沉作搐者。②见《伤寒
【介绍】:见凌奂条。
《医学从众录》卷六方。生白术、生杜仲各五钱至一两,附子二至三钱。水煎,空腹服。治腰痛而重。如脉沉而微,口中和者,加肉桂一钱;脉沉而数,口中热者,去附子,加黄柏一钱。
出《灵枢·营卫生会》。参见夺血者无汗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