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点脊法

猜你喜欢

  • 温中生姜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八方。生姜一斤,桂心、橘皮各四两,甘草、麻黄各三两。为粗末,先煎麻黄两沸,去沫,再入诸药同煎,分三次服。治肺虚寒,羸瘦缓弱,战掉嘘吸,胸满肺痿。

  • 鬾乳

    病证名。出《证治准绳·幼科》。《幼幼集成》:“儿将周岁,母复有娠,儿饮其乳,谓之鬾乳。”因为“母既妊娠,精华下荫,冲任之脉,不能上行,气则壅而为热,血则郁而为毒。”儿饮这种乳汁,所以易患鬾病。详继病条

  • 点椒

    见《本草纲目》。为花椒之别名。详该条。

  • 救荒良方

    方书。又名《疗饥良方》。《济世专门编》六种之一。清代著作。不著撰人。此书汇录许真君济世方、济生大丹、辟谷仙方、道藏救饥方等救荒疗饥方19首。现存《济世专门编》本及其他清刻本。

  • 夜星聚散

    病证名。见佚名《眼科秘笈》。即聚开障。详该条。

  • 妊娠喉痹

    病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多由心胆二经伏火循经上攻、或挟外邪所致。症见咽喉或痛不能下咽、或会厌、舌根部两旁上下生紫黑点如小豆大。治以清火利咽、凉膈解毒。方用清肺化热汤。(荆芥、玄参、桔梗、甘草、射干

  • 五臭之一,腐为水臭,入通于肾,故为肾之臭。《素问·金匮真言论》:“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其类水,……其臭腐。”临床上,病人或其排泄物发出腐臭,或者病人对腐臭有异常的感觉,常是肾经受病的征象。

  • 经水断续

    病证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即经来断续。详该条。

  • 泄利

    病名。即泄泻。《华氏中藏经·论膀胱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寒则精神不守,泄利不止。”详泄泻条。

  • 湿毒流注

    流注病的一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三。常因寒热湿毒流注小腿肌肤。症见疮形平坦,状如牛眼,脚跟漫肿,色紫或紫黑,溃后脓水浸渍漫延,日久不敛。类似小腿硬缘性溃疡。治宜服荆防通圣散加木瓜、牛膝、防己、苍术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