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地蜂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矿物学与丹药》。为白石脂之别名,详该条。
即葶苈大枣泻肺汤,见该条。
病证名。见《小儿卫生总微论》。古人认为夏季大热,感受暑邪,伏于肠胃,而不即时发病,待秋气候凉爽,感受外邪,引动伏暑,乱于肠胃,清浊相干,则成吐泻。其症突然呕吐,腹泻,小便不利,泻下物色黄或赤等。治宜清
经外奇穴名。位于大腿伸侧,髂前上棘与髌骨外缘的连线上,平臀沟下2.5寸处。正当股外侧皮神经,深部有旋股外侧动、静脉及神经的分支。主治下肢麻痹,瘫痪,疼痛,腰痛,膝关节痛,腹股沟淋巴结炎等。直刺或斜刺1
气功术语。指气功锻炼过程中,在身心松静情况下出现的八种感觉。①隋智顗的《童蒙止观》中指动触、痒触、轻触、重触、冷触、腹触、涩触、滑触。②另一种说法是一掉(摆动)、二猗(长而美)、三冷、四热、五浮、六沉
出清·施雯《盘珠集胎产证治》。即阴挺。详该条。
见《陕西中草药》。即太白参,详该条。
①经外奇穴名。见《经外奇穴汇编》。位于手背第二、三掌骨小头向后方之凹陷处。主治项强。直刺0.5~0.8寸。②落枕穴别名,见该条。
用药法则。指病在下部深远的,或病程较长的,以作用复杂的方药治之。《素问·至真要大论》:“近者奇之,远者偶之。”张景岳:“远者为下为阴,用其重而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