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疳肚

猜你喜欢

  • 气交变大论篇

    《素问》篇名。本篇论述了天地阴阳和五运六气的消长胜负关系,以及由于这些关系所造成的天地万物之间的灾害情况,古人认为可从五运的德、化、政、令的正常功能和它的太过不及的反常变化,结合星辰的出现,说明这种环

  • 血虚心悸

    心悸之一。《不居集》卷二十二:“血虚心悸,阴气内虚,虚火妄动,体瘦心悸,五心烦热,面赤唇燥,左脉微弱,或大而无力者是也。”治宜养血益阴,安神定悸。用宁志丸、十四友丸、朱砂安神丸等方。参见心悸条。

  • 下牙床骨

    即下颌骨的齿槽突。载附下颌齿。

  • 台湾柳

    见《南方主要有毒植物》。为黄花夹竹桃之别名,详该条。

  • 养心莲

    见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为蜘蛛香之别名,详该条。

  • 下血

    证名。即便血。《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详见便血条。

  • 脏腑蓄热

    病证名。见《幼科释谜》。小儿血脉壅实,脏腑蓄热,颊赤口渴,五心烦热,睡不安,惊搐,宜四顺清凉饮。泄泻不止,加煨木香;小便不通,加灯心,木通。

  • 嘈杂

    证名。见《丹溪心法》。一作杂。俗称心嘈。《医学正传·嘈杂嗳气》:“夫嘈杂之为证也,似饥不饥,似痛不痛,而有懊憹不自宁之状者是也。”有火、痰、酸水浸心作嘈、气郁胸膈作嘈及蛔虫作嘈之分。因火所致嘈杂者,兼

  • 眼大头

    《杂病源流犀烛》卷廿二:“俗云眼大头为内眦。”详内眦条。

  • ①片剂。把药物细粉加入适量淀粉糊或米浆,压成片状。也可将药物浓缩流浸膏加淀粉适量混合,压成片状。②将药切开之意。如生姜一片,约计一钱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