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一叶萩之别名,详该条。
见《丹溪心法》卷三。即三才封髓丹第一方,见三才封髓丹条。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七。即千日疮。详该条。
病名。多由素体虚弱,更兼忧思郁怒而成。症见咽干、微肿痛,大便自利,舌苔白滑。其发病缓,其色淡。《医宗金鉴》卷六十六:“慢喉发缓体虚生,微肿咽干色淡红,或由暴怒五辛火,或因忧思过度成。”若午前痛甚者,服
①十天干组合的变化关系。《标幽赋》:“推于十干十变,知孔穴之开阖。”参见五门十变条。②古代文献名。为《难经》所引述。
病证名。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此症乃神珠(即黑睛)被头风痰火所蒸,色死而实,绝似煮熟田螺,其凸与平陷亦如之,故名。”与旋螺突起类同,参见该条。
脊椎。包括胸椎十二节、腰椎五节、骶骨四节。有支柱人体躯干及脏腑的作用。脊内有督脉,其外两侧为足太阳膀胱经所过。《难经·二十八难》:“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灵枢·经脉》
病证名。《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女子逆经之证,乃血逆上行,冲灌瞳人,以致满眼赤涩。”即室女逆经,详该条。
①记述可供食用的药物学著作之通称,又称食疗本草。②书名。又有多种不同的著作。①明·卢和《食物本草》4卷(一作2卷),刊于17世纪(即万历、隆庆年间)。此书与明·薛己《本草约言》卷3~4《食物本草》的内
病名。出《疡科选粹》卷四。即手心毒。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