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草药手册》。为金线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出明·万全《育婴家秘》。又名缠腰火丹、火带疮、蛇串疮。系由湿热火毒,蕴蓄经络而发。《外科大成》载其症“初生于腰,紫赤如疹,或起水疱,痛如火燎”。虽多发于腰及胸胁等处,但亦可发生于其他部位。发病
脉象。脉来如泉之涌出,浮盛而无根。《素问·大奇论》:“脉至如涌泉,浮鼓肌中,太阳气予不足也。”
【介绍】:参见林彦圭条。
阳气重叠过甚,必然向对立的阴气方面转化。参重阴必阳条。
见《灵枢·癫狂》。又名眦,俗称眼角。为上下眼弦的联合处。外眼角称外眦;内眼角称内眦。两眦内应于心,为五轮之血轮。因心与小肠相表里,故眦部疾患,常与心或小肠有关。
见《黑龙江中药》。为松萝之别名,详该条。
推拿方法。见《孟子·梁惠王》。是指帮助关节屈曲的一类手法。
病名。见《疡医准绳》卷六。即桡腕关节脱位之畸形较著者。详手掌根出臼条。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赤胫散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