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粉刺

粉刺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四。即痤疮。为皮脂腺过度分泌所致皮肤慢性炎症。因其生丘疹如刺,可挤出白色碎米样粉汁,故名粉刺。又名酒刺肺风粉刺。多由肺胃蕴热,上熏颜面,血热郁滞;或过食膏粱厚味肠胃湿热,日久挟痰,凝滞肌肤所致。多发于颜面,亦可见于胸背等处,起皮疹如粟,或见黑头,甚则色赤肿痛,挤破出***汁。自觉搔痒,常因搔抓感染形成脓疱,有的伴结节、脓肿、囊肿及疤痕等。内治肺经风热者服枇杷清肺饮;肠胃湿热者服茵陈蒿汤脾失健运者服参苓白术散。外用痤疮洗剂或颠倒散凉水调搽。有脓肿、囊肿者,用三棱针刺破引流。

猜你喜欢

  • 耳聋无闻

    病名。出《灵枢·厥病篇》。系指完全失去听觉者。多由年高体弱致听力逐渐下降,甚则耳聋无闻。或卒然而致之耳聋无闻者。参见暴聋条。或出生即耳聋无闻者。或外伤亦可致耳聋无闻。宜结合全身情况辨证施治之。宜配合针

  • 阴胜则阳病

    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指阴寒,阳指阳气。阴寒偏胜则阳气不振,导致脏腑的阳气衰微,便出现各种阳气不足的病证。

  • 子瘖(yin 音)

    病名。见王肯堂《胎产证治》。亦名身重瘖哑、哑胎、妊娠不语。指妊娠期间出现声音嘶哑,或不能发声的一种病症。《素问·奇病论》:“人有重身,九月而瘖。”因孕至八、九个月,胎儿长大,阻绝胞中之络脉,胞脉受阻,

  • 脊梁骨

    骨名。即脊柱骨。详该条。

  • 小肠气痛

    病名,出《鲍氏验方新编》卷六。即狐疝,详该条。

  • 提云草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老鼠耳之别名,详该条。

  • 构法

    推拿手法。食、中两指并拢,以其指腹在头颞部作圆弧形的推抹。有清醒头目等作用。常用治头痛。

  • 经验奇方

    书名。2卷。清·周子芗辑。成书于1898年。本书收录单方,验方约120余首,包括多种病证的治疗,内容未予分类。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 阴绝

    脉搏只现于尺部,寸、关两部不能察觉到脉动的一种脉象。《伤寒论·平脉法》:“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

  • 热积必溃之病

    见《原机启微》。指漏睛眼。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