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缓则治本

猜你喜欢

  • 疏肝解郁

    即疏肝。详该条。

  • 捻转补泻

    指针刺得气后,以捻转幅度的大小、频率的快慢和次数的多少来分别补泻的方法。《灵枢·官能》:“泻必用员,切而转之……补必用方……微旋而徐推之。”现今一般以捻转幅度较小(180°左右),频率较慢,次数较少者

  • 白皂药

    见《四川中药志》。为白花丹之别名,详该条。

  • 生化编

    见女科、产后编条。

  • 醒脾

    指用芳香健脾药健运脾气以治疗脾为湿困,运化无力的病证。

  • 保和郎

    宋代医官职称,官阶从七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 乌轮赤晕

    证名。《银海精微》:“乌轮赤晕,刺痛浮肿,此肝热也。”即抱轮红。详该条。

  • 风郁

    郁证之一,见《景岳全书·杂证谟》。因风邪侵袭,郁而不散所致。症见头痛目胀,项背拘急,鼻塞身重,皮膜顽麻,瘾疹瘙痒,或恶寒壮热。《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八:“风邪袭人而郁,头痛目胀,鼻塞声重者是。”治宜疏散

  • 雪里蕻

    出《野菜笺》。为芥菜之别名,详该条。

  • 黑根舌

    即红尖黑根舌,舌的前半部红色无苔,舌根有燥黑苔。为热在下焦之候,大便秘结者,宜通下泄热(见《伤寒舌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