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肾俞五十七穴

肾俞五十七穴

又称水俞五十七处。指治疗水病的五十七个主要穴位。《素问·水热穴论》:“肾俞五十七穴,积阴之所聚也,水所从出入也。尻上五行行五……伏兔上各二行行五……踝上各一行行六。”王冰注:即脊中悬枢命门腰俞长强大肠俞小肠俞膀胱俞、中内(内:《针灸甲乙经》、《千金要方》均无此字)俞、白环俞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中注四满气穴大赫横骨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街(气冲);太冲复溜阴谷照海交信筑宾等,左右共为57穴。

猜你喜欢

  • 枣根

    见《本草经集注》。即枣树根,详该条。

  • 扫帚子

    见《中药材手册》。为地肤子之别名,详该条。

  • 重刻人参考

    见人参考条。

  • 蛇皮

    出《雷公炮炙论》。即蛇蜕,详该条。

  • 红蜻蜒叶

    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赪桐叶之别名,详该条。

  • 伤寒五法

    ①指伤寒有发表、解肌、和解、攻里、救里等五种基本治法。②医书名。4卷(一作5卷)。明·陈长卿撰。撰年不详。作者将前人对于伤寒病证的治法归纳为发表、解肌、和解、攻里、救里五法。书中结合伤寒脉证详论五法,

  • 信水

    见《血证论》。即月经。详该条。

  • 坏病

    病名。指伤寒病重证。可因治疗失当引起。《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篇》

  • 气逆

    气机逆乱失常。主要指气机上逆,亦包括气机横逆。前者常因郁怒伤肝、或火热上冲,以致气升不降而逆于上,亦可由于痰壅、食积、形寒饮冷、上实下虚等原因,致气不顺降而上逆,头目眩晕、为其常见证候,甚则可见颠仆昏

  • 鼻齆(wèng 瓮)塞

    病证名。鼻塞不通。《圣济总录》卷一百八十:“小儿鼻齆塞者,肺气不利也,肺主气,诸阳之气,上荣于面,其气不和,风冷乘虚,客于脑,与气停滞,搏于津液,鼻道壅遏,故为鼻齆塞。”用黄连丸口服,细辛膏涂鼻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