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眼子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四川常用中草药》。为朱砂莲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少海,见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形长而白色,有寒热,证治同疔疮。
出《养生主论》。为茄子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清代医家。字飞霞。广东罗浮人。曾从一名道士学气功,并成为道士,同时行医,对小儿科尤其擅长。他采集过去有关文献,结合个人临证经验,编成《幼幼集成》一书,其中包括不少民间验方和外治法,对痘疹的叙
阴阳学说内容之一。以属于阴性的事物,居于阳位而名。《素问·金匮真言论》:“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
经穴别名。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即腹结,见该条。
见《陕西中草药》。即竹根七,详该条。
书名。6卷。清·翟良撰于1659年。作者摘录《内经》以及历代医学文献予以分门整理而成。卷1医学要领大纲,着重阐述医理;卷2病症歌括;卷3通用方药;卷4~5对症方;卷6本草。为学医入门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