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即不孕,详该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七。即青带。详该条。
脾主运化,饮食精微之气上输于肺以养全身,二者关系至为密切,故往往互相影响,两脏同病。临床表现面色少华、手足不温、怠倦食少、便溏、咳嗽、短气、痰多,舌淡嫩苔白,脉虚或虚数等证候。多见于脾气不足而肺气弱者
即横刺,见该条。
见《科学的民间药草》。为香加皮之别名,详该条。
脉动应指的形象。包括频率、节律、充盈度、通畅的情况,动势的和缓、波动的幅度等。晋·王叔和《脉经》根据这些征象总结出二十四种脉象,元·滑寿《诊家枢要》发展为三十种脉象,明·李时珍《濒湖脉学》定为二十七脉
【介绍】:唐代医生。撰有《本草音义》2卷,已佚。
病名。出《疡科心得集》卷中。即鹳口疽。见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人迎,见该条。
病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即妊娠中湿。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