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草寸香

草寸香

见《陕西中草药》。为铃兰之别名,详该条。

猜你喜欢

  • 碎蛇

    见《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为脆蛇之别名,详该条。

  • 背阳关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即腰阳关。见该条。

  • 出《素问·骨空论》。即妊娠。详该条。

  • 髦(máo 毛)

    ①下垂至眉的长发。《灵枢·经脉》:“血不流,则髦色不泽。”②颠棘之别名。《尔雅·释草》:“髦、颠棘。”郭璞注:即天门冬。

  • 癖积

    病名。九积之一。指水瘀互结所致的积症。《儒门事亲》卷三:“癖积,两胁刺痛,三棱、广茂之类。”《医钞类编》卷九:“陈飞霞曰:癖者,血膜裹水,侧癖胁旁,时时作痛,时发潮热,或寒热往来似疟。故疟家多有此症,

  • 地黄木

    见《广西中药志》。为华山矾之别名,详该条。

  • 吴勉学

    【生卒】:十六世纪【介绍】:明代文人。字肖愚。歙县(今安徽歙县)人。生平事迹未详。辑有《唐乐府》等书。他对医学很注意,曾校刊和辑刻不少医书。其中如《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河间六书》、《痘疹大全八种》等

  • 大木花

    见《四川中药志》。为雪莲花之别名,详该条。

  • 出白

    证名。《素问·玉机真藏论》:“脾传之肾,病名曰疝瘕,少腹冤热而痛,出白,一名曰蛊。”后人将出白解作“溲出白液”,有谓与“白淫”义同。参见便浊、白淫条。

  • 大补大泻

    针刺手法分类名。指手法较重,刺激量较大的补泻方法。《针灸大成》:“有大补大泻,惟其阴阳俱有盛衰,内针于天地部内,俱补俱泻,必使经气内外相通,上下相接,盛气乃衰。”“烧山火”、“透天凉”等手法,均属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