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药性通考

药性通考

书名。8卷。原题太医院手著,实为清·刘汉基所撰。约成书于19世纪中期。卷1~6药性考,共载药415种(不分类),介绍其性味主治,颇多作者的经验与见解;卷7~8集录神效单方,列述黄疸鼓胀六郁、痹症等各种疾病的证治。

猜你喜欢

  • 惛塞

    病证名。即神识模糊的症状。《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人有禀性阴阳不和而心神昏塞者,亦有因病而精采闇钝,皆由阴阳之气不足,致神识不分明。”

  • 数欠

    证名。又称善欠。指经常打呵欠。《素问·宣明五气》:“五气所病,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灵枢·口问》:“阳者主上,阴者主下。故阴气积于下,阳气未尽,阳引而上,阴引而下,阴阳相引,

  • 合颅

    经穴别名。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即脑户,见该条。

  • 仆参

    经穴名。代号BL61。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安邪。属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阳蹻之会。位于足跟的外侧面,外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之中点直下,当跟骨凹陷中之赤白肉际处。布有腓肠神经跟骨外侧支和腓动、静脉跟骨外

  • 水银霜

    见《本草纲目》。为粉霜之别名,详该条。

  • 白虎摇头

    针刺手法。出明·徐凤《金针赋》。又名赤凤摇头。其法进针后,先插针左转,再提针右转,并左右摇动如手摇铃状,如此反复操作六次或六的倍数。有行血的作用,适用于治疗血瘀等症。

  • 许维贤

    【介绍】:见许佐廷条。

  • 太阳阳明合病

    病名。指太阳与阳明两经同时受邪,起病即见两经的证候。《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又“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景岳全书·伤寒典

  • 凉注

    九注之一。《诸病源候论·诸注候》:“凉注,心下乍热乍寒,一年之后,四支重,喜卧,噫酢,体常浮肿,往来不时,皮肉黑,羸瘦,生澼,目黄,爪甲及口唇青。”参见九注条。

  • 虚热经行先期

    病证名。经行先期证型之一。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病因阴血不足,虚热内扰冲任所致。症见经期提前,经量较少,血色鲜红,质稠粘,兼有颧红,手足心热等。治宜养阴清热。方用地骨皮饮或两地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