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诊内容之一。《灵枢·大惑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察目可以测知五脏的变化。包括眼神、色泽及其形态等。察眼神有助于了解内脏的盛衰。精气充沛则目有神,视物清晰;精气衰则目无神,白睛暗
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
即泄泻。窍指“后窍”。《素问·至真要大论》:“太阴之复,则湿变乃举……甚则入肾,窍泻无度。”详泄泻条。
【介绍】:见王纶条。
杨梅疮早期特征之一。由交媾不洁,染毒而发。多见于冠状沟、包皮内面、宫颈和大阴唇等处。通常单发,初起为浸润性丘疹,焮肿光亮,逐渐增大。破后溃烂,腥而无脓,周围略隆起,中心凹陷,硬如软骨。一般无痒痛等自觉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黄皮果核之简称,详该条。
蒂中(小舌)之别称。《杂病源流》卷二十四:“以喉花即为蒂中。”即指悬雍垂。详悬雍垂条。
证名。“白睛内赤脉布散,平铺一片,亦谓之铺红”(梁翰芬《眼科学讲义》)。即目飞血,详该条。
【介绍】:元代医僧。号忠顺药师。江西德兴烧香院僧人,1323年(至治三年)任五省采药使。
眼科病证。指黑睛下方生赤丝翳膜向上伸展的证候。《眼科统秘》:“眼下赤膜,朦胧上冲,乃是心胃二经之积,风热上攻。”参见赤膜下垂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