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疫著作。1卷。清李炳撰于嘉庆五年(1800年)。作者对吴又可《温疫论》某些观点持不同意见,强调人的禀赋不同,感邪后有热化、寒化之别。不主张用达原饮治温疫,而立清气饮为治疫之主方。推崇大黄治疫,并倡大
经外奇穴名。出《针灸大成》。位于前臂桡侧,列缺穴上方之静脉处。主治中风口,下牙痛,手痛等。艾炷灸3~7壮。
病名。见《症因脉治》卷三。又名胞痹。详该条。
见《明医指掌》卷十。即疳。详疳条。
见仁斋直指条。
见医灯续焰条。
【介绍】:西汉时医家。为齐王侍医,讲究服食之道,后因服食致死。
婴儿出生后,左右顶骨与枕骨形成的三角形骨间隙。参囟条。
【生卒】:约370~450【介绍】:晋末外科医家。京口(今镇江)人。善医学,尤精外科方术。义熙六年(410)隋刘裕北征,有被创者以药涂之即愈。后居秣陵,撰《刘涓子鬼遗方》10卷,永元元年(499)由龚
【介绍】:见周守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