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辛甘化阳

猜你喜欢

  • 七加皮

    见《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为七叶莲之别名,详该条。

  • 臭铃铛

    见《河北药材》。为马兜铃之别名,详该条。

  • 金郁泄之

    治则之一。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王冰注:“金郁泄之,谓解表、泄小便也。”金郁,指肺气不利;泄,宣泄。如因肺气不利,不能通调水道,以致咳嗽气喘而水肿,须用宣通水道法。如风寒袭肺,肺失肃降,鼻塞喉痒,

  • 经后吐衄

    病证名。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多因肺胃虚热不尽,以致血不归经,症见经后从口鼻中出血,量少,色鲜红。治以清虚热为主。方用麦门冬汤加生地、沙参、牛膝。

  • 豆渣菜

    见《陕西中草药》。为金盏银盘之别名,详该条。

  • 于法开

    【介绍】:晋代医家。好仙释,后学医,医术高明。撰有《议论备豫方》一书。已佚。

  • 暑疡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即暑疖。见该条。

  • 季胁痛

    证名。出《灵枢·经筋篇》。指软肋部疼痛。多由肝虚所致。《医学芻言》第十四章论两旁季胁痛认为“一属肝血虚,一属肝气虚也。”肝气虚常兼见胆怯善惊,疼痛绵绵不止,视物昏糊,耳鸣等症,治宜四君子汤合乌梅丸等方

  • 四肢

    手和足的合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实四支(肢),浊阴归六府(腑)。”

  • 蛔虫痧

    病证名。即蛔虫病儿感染痧毒而致蛔结之证。小儿素患蛔虫病,因痧毒内犯,致蛔死而与肠中糟粕相结,引起腹中大痛,大便不通。宜用三棱针刺腿弯、臂弯痧筋上,流出紫黑毒血;另用大黄芒硝煎汤稍冷服之,下其死蛔与宿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