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太医署一种官职的名称,只设1名。
指第十胸椎。《素问·气穴论》:“背与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与十椎及上纪,……。”王冰注:“当脊十椎下并无穴目,恐是七椎也。”后人多释为七椎至阳穴。
即葶苈大枣泻肺汤,见该条。
《疡科选粹》卷二方。黄芪、人参、当归(酒洗)、赤芍药、川芎、乳香、没药各五分,粉甘草、橘红、地骨皮、五加皮、忍冬叶各七分。水、酒各半煎,调乳香、没药服。功能托里消毒,行气破血。治痈疽初起。
见《皇汉医学·产科发蒙》。即儿枕痛。详该条。
①亢盛的邪气。《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②五邪之一。某脏因子病及母而发病,即从子脏传来的邪气。见《难经·五十难》。
出《素问·皮部论》。少阴经之阴络。名枢儒,详该条。
即乳滞、食积的治疗方法。见《幼科类萃》。详调小儿脾胃条。
见《伤科汇纂》。肩解的俗称。
病名。见《坤元是宝》。即恶阻。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