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总论
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
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
眼的部位。《一草亭目科全书》:“气之精为白珠。”即白睛。详该条。
【生卒】:十六世纪上半叶【介绍】:明代医家,字志斋,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医理宗朱震亨,著有《志斋医论》、《素问捷径》等书,皆佚。
齿龈红肿如瓣状。常伴有齿龈出血、疼痛或溃烂,口腔有秽臭气味。为热毒内攻、胃火炽盛之证(见叶天士《外感温热篇》)。
即伏暑。《时病论》卷五:“伏天所受之暑者,其邪盛,患于当时,其邪微,发于秋后,时贤谓秋时晚发,即伏暑之病也。……其脉必滞,其舌必腻,脘痞气塞,渴闷烦冤,每至午后则甚,入暮更剧,热至天明得汗,则诸恙稍缓
见《证治准绳·幼科》,即承浆疮。详该条。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大叶金花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江西民间草药》。为算盘子之别名,详该条。
拳头,屈指向内而紧握的手。
病名。系指耳鸣之因于肝阳上亢所致者。治宜清肝泻火。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参见耳鸣条。
①出《滇南本草》。为地瓜藤之别名。②见《湖南药物志》。为菍地之别名。各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