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伤寒论辨证广注

伤寒论辨证广注

书名。14卷。清·汪琥撰于1680年。汪氏根据《素问》“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的理论,析取《伤寒论》六经脉治法原文中属于热病的原文,广泛参考各家学说逐条予以辩注。在治法上,不泥守仲景成方,选列自晋迄明历代治疗热病的效方作为辅翼。汪氏纂注《伤寒论例》,图注手足阴阳六经经脉,并附热病针刺法穴位图说等。作者复撰《中寒论辨证广注》,分上、中、下三卷,体例悉遵前书,逐条辩注《伤寒论》中可属真寒证的原文。汪氏以邪之传经者为热病,直中者为寒证,治疗时二者不宜混淆。故将仲景《伤寒论》析分为二,在编法上别开生而,对于读者学习和研究《伤寒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 千年见

    见《药材资料汇编》。即千年健,详该条。

  • 洗眼方

    《证治准绳·类方》第七册方。①秦艽、杏仁、黄连、甘草、防风、当归尾各等分,滑石少许。为末,水煎,温洗患眼。功能止疼去风。治两眼昏矇疼痛。②铜绿八两,炉甘石一斤,黄连、黄芩、黄柏各等分。先将前二味碾细末

  • 紫上黄苔湿润舌

    舌淡青紫,而中有黄湿苔。为食伤脾胃,里寒实证之候。如胃脘脐周按之硬痛,或时有矢气,脉沉细者,可用温下法(见《伤寒舌鉴》)。

  • 何澄

    【生卒】:十二世纪【介绍】:北宋民间医生。精于医术,以高尚的医疗道德而著名于乡里。后东宫疾,国医治疗不效,有诏召草泽医,澄应诏进药而愈。

  • 消中保中丸

    《寿世保元》卷三方。陈皮、半夏、香附(醋炒)、炒莱菔子、炒神曲、炒白芥子、黄连(姜汁炒)、桃仁、栀子仁(姜汁炒)、当归(酒炒)各一两,茯苓、炒白术各二两,青皮四钱,木香三钱,槟榔七钱,莪术(醋炒)、三

  • 地户

    指东南方。《升庵外集》:“河图括地象曰,东南为地户。”古人认为:地不满东南,故地之户在东南。

  • 胎甲

    妊娠的别称。《隋书·经籍志》有《六甲贯胎书》,后世有称妊娠为“身怀六甲”者。

  • 血逆

    病证名。《医学入门》卷五:“坠堕闪挫,误行补涩,则瘀蓄于胃,心下胀满,食下即吐,名曰血逆。古法以二陈汤去茯苓、甘草,加赤芍等分。”参血呕条。

  • 精时自下

    证名。出《灵枢·本神》。即指滑精。详该条。

  • 六号剥象方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清凉至宝散,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