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厚朴三物汤

厚朴三物汤

金匮要略》卷上:厚朴三物汤

药方名称厚朴三物汤

别名厚朴汤(《千金翼方》卷十八)。

处方厚朴15克大黄12克枳实9克

功能主治行气除满,去积通便。治实热内积,气滞不行,腹部胀满疼痛,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上三味,以水1.2升,先煮厚朴枳实二味,取500毫升,纳大黄,煮取300毫升,温服。以利为度。

备注本方与《伤寒论》小承气汤药味相同,但药量不同。小承气汤意在荡积攻实,故以大黄为君;本方意在行气泄满,则以厚朴为主。方中厚朴行气消满;大黄枳实泻热导滞。三药相合,使气滞通畅,实积消除,腑气得以通畅,则诸证自解。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金匮》卷上:厚朴三物汤

药方名称厚朴三物汤

别名厚朴汤、三物汤

处方厚朴8两,大黄4两,枳实5枚。

功能主治腹满痛,大便闭。腹满发热数10日。腹中热,大便不利。暑湿腹痛,大便结。食积痛,寒饮食过伤,心腹卒痛,如锥刺之状,若伤湿热之物,不得化而闷乱便秘者。

用法用量厚朴汤(《千金翼》卷十八)、三物汤(《血证论》卷八)。

各家论述1.《金匮玉函经二注》:闭者,气已滞也。《经》曰塞也,通因通用,此之谓也。于是以小承气通之。乃易其名为三物汤者,盖小承气君大黄以一倍,三物汤君厚朴以一倍者,知承气之行,行在中下也;三物之行,因其团在中上也。绎此,可启悟于无穷矣。

2.《金匮要略心典》:痛而闭,六腑之气不行矣。厚朴三物汤与小承气同,但承气意在荡实,故君大黄;三物意在行气,故君厚朴

摘录《金匮》卷上

猜你喜欢

  • 瓷药散

    药方名称瓷药散处方白瓷药1两(细研),柏叶1两(微炙),柏树细枝1两(锉,炒黄),茴根1两(锉)。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妇人崩中,下血不止。用法用量方中茴根,《普济方》作茜根。摘录《圣惠》卷七十三

  • 金灵散合龙胆泻肝汤

    药方名称金灵散合龙胆泻肝汤处方薄荷10克,防风8克,杭菊花10克,生山栀7克,龙胆草6克,金银花15克,白僵蚕13克,宣木瓜13克,重楼8克,天麻8克,川芎8克。功能主治宣解风热,化湿活络,平肝泻脾。

  • 桃花丹

    药方名称桃花丹处方大黄90克(醋煮)代赭石90克(醋煅)桃仁90克(炒黑)制法为末,薄荷汁捣丸。功能主治治产后血瘀,胸腹胀满,噎食不下,脉洪涩大者。用法用量每次9克,用沸汤送下。备注产后血瘀肝霄,不能

  • 珠黄吹喉散

    药方名称珠黄吹喉散处方珍珠50g牛黄30g硼砂(煅)250g西瓜霜80g雄黄40g儿茶100g黄连100g黄柏150g冰片50g性状为淡黄色的粉末;气香,味苦,有清凉感。炮制上九味,除牛黄、冰片、西瓜

  • 揭毒散

    药方名称揭毒散处方大黄1两,朴消1两5钱,白及7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热性肿毒。用法用量井水调,外敷。摘录《青囊秘传》

  • 大道固肠丸

    药方名称大道固肠丸处方阳起石(烧1日)1两,硫黄(水飞)1两,赤石脂(烧通红)1两,白矾(枯过)1两,肉豆蔻(醋面裹,烧熟为度)1两,白龙骨2两半,川乌头(炮,去皮脐)1两半,干姜(炮)1两半,木香半

  • 清脾甘露饮

    药方名称清脾甘露饮别名清脾除湿饮(《医宗金鉴》卷七十四)。处方白术白茯苓山栀茵陈麦门冬生地黄芩枳壳苍术泽泻连翘甘草元明粉各等分功能主治治脾经湿热郁遏,致生天疱疮,下体多而疼痛者。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

  • 兰台散

    药方名称兰台散处方乌梅肉(焙)1两,蛇黄2两(醋淬20遍)。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骨蒸劳热,骨肉、五心烦躁,或大病大下后多睡,或全睡。用法用量每服2钱齑汁调下。儿睡起不了了,为神不聚,此能收。摘录《

  • 调胃承气加生地苁蓉汤

    药方名称调胃承气加生地苁蓉汤处方大黄2钱,甘草1钱,芒消2钱,肉苁蓉3钱,生地3钱,白蜜半杯。功能主治小儿痘病,阳明腑证,潮热谵语,腹痛便秘。摘录《四圣悬枢》卷三

  • 化水丹

    药方名称化水丹处方川乌头(大者)4个(炮,去皮脐),炙甘草2两,牡蛎2两(生用),蛤粉6两(用厚者,炮)。制法上为细末,醋浸蒸饼,少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消化水饮。主手足少阴渴饮不止或心痛者。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