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发颐

发颐

病名。①出《疡医准绳》卷三。又名腮颔发颐发汗毒。由患伤寒温病发汗未尽或疹形未透,以致余毒壅积而成。初起身发寒热,颐颔之间(腮腺部位)一侧肿如结核微热微痛,渐肿延及患侧耳之前后,疼痛日增。若溃后脓出臭秽,毒气内陷,肿延咽喉,痰涌气堵,汤水难咽者危。治法:早期清热解毒兼表散,服普济消毒饮之类,外敷金黄膏。酿脓时,宜托里透脓,服透脓散。脓成时切开排脓。若现危证,宜清营解毒,泄热化痰,用清营汤加味。②见明《医学入门》卷六。锐毒之又名。见该条。

猜你喜欢

  • 气痢

    病证名。①指中气下陷致痢者。症见气短言微,面色白,下痢滑脱,所下之物不粘不臭,大便随矢气而出。治宜温涩固脱。《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气痢,诃黎勒散主之。”《医宗金鉴·订正金匮要略注》:“气

  • 增订医方歌诀

    见王旭高医书六种条。

  • 紫淡青筋舌

    舌淡紫,中带青筋而润。为寒邪直中阴经之候。证见面色暗黑,身凉,四肢厥冷,脉沉,宜四逆、理中等温阳救逆(见《伤寒舌鉴》)。

  • 抻(chen 嗔)法

    推拿方法名。即拔法。见该条。

  • 滇南本草图谱(第一集)

    书名。经利彬等编。本书共选《滇南本草》中的药物26种,绘出原植物线条图26幅(每幅包括该植物各部解剖图)。各药所附图说部分,均有释名、原文(根据两种《滇南本草》及其他各种文献校勘)、形态(根据现代植物

  • 脚跟痛

    足跟痛的别称。《医学入门·脚气》:“脚跟痛,有血热者,四物汤加知母、黄柏、牛膝;有痰者,五积散加木瓜,或开结导饮丸。”详足跟痛条。

  • 人死后的躯体。《素问·缪刺论》:“五络俱竭,令人身脉皆动,而形无知也,其状若尸。”

  • 牛黄承气汤

    《温病条辨》卷二方。安宫牛黄丸二粒化开,调生大黄末三钱。先服一半,不效再服。治阳明温病,下之不通,邪闭心包,神昏舌短,饮不解渴者。

  • 疏表

    疏解表邪,同解表法。详该条。

  • 肾主生殖

    男女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及其生殖能力,均有赖于肾气(肾本身的精气)的充实,而精气的生成、储藏和排泄均由肾所主。《素问·上古天真论》:“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写,阴阳和,故能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