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人体寄生虫病的统称。《诸病源候论·九虫病诸候》为伏虫、蚘虫、白虫、肉虫、肺虫、胃虫、弱虫、赤虫、蛲虫等九种虫病。《证治准绳·杂病》:“九虫皆由脏腑不实,脾胃皆虚,杂食生冷甘肥油腻盐藏等物,节宣不时
五度之一。出《素问·方盛衰论》。测度筋的大小、坚脆,对使用燔针劫刺等强刺激疗法时,注意区别对待。
书名。1卷。元·葛可久撰。刊于1348年。本书收载了十个治疗虚劳吐血的经验方,分别以甲、乙、丙、丁……次序排列。治疗方剂奇而不离于正,大多实用有效,刊本及增补评注本颇多。建国后有影印本。
出《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指经水断绝。详该条。
经穴名。代号BL61。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安邪。属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阳蹻之会。位于足跟的外侧面,外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之中点直下,当跟骨凹陷中之赤白肉际处。布有腓肠神经跟骨外侧支和腓动、静脉跟骨外
眼科病证。见清·佚名《眼科捷径》。即胬肉攀睛。详该条。
即天庭。《灵枢·五阅五使》:“五官已辨,阙庭必张。”详天庭条。
经穴名。代号ST16。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位于胸部,在第三肋间隙中,距胸正中线4寸处。布有胸前神经分支及胸外侧动、静脉。主治咳嗽,气喘,胸胁胀痛,胸满气短,乳痈等。斜刺0.3~0.5寸。不
病名。指疟发于足太阳者。《素问·刺疟篇》:“足太阳之疟,令人腰痛头重,寒从背起,先寒后热,熇熇暍暍然,热止汗出,难已,刺郄中出血。”治用羌活黄芩汤、柴胡汤、麻黄黄芩汤等。参见三阳疟条。
即下眼睑。见胞睑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