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太阴

太阴

经脉名称之一。包括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与阳明经互为表里。《素问·阴阳离合论》:“广明之下,名曰太阴”。本经多血少气。因位于三阴经的最表层,故有“太阴为开”之说。②经外奇穴名。出《外台秘要》。位于小腿内侧,内踝上8寸,胫骨内侧缘后凹陷中。主治脚气直刺0.5~1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③经穴别名。出《外台秘要》。即中都,见该条。④推拿穴位名。出陈氏《小儿按摩经》。即右侧太阳穴。能发汗或止汗。《保赤推拿法·分推太阳穴太阴穴法》:“太阴穴在右眉外梢”。《幼科铁镜·面各穴图》:“太阴,女,重揉此穴发汗,男,揉此止汗。”⑤小儿面部望诊的部位。即文台外侧稍上之处。《奇效良方》:“太阴上红脉现,伤寒之候,主壮热鼻塞。”参见文台、武台条。

猜你喜欢

  • 加减麻杏甘石汤

    《喉痧症治概要》方。麻黄四分,石膏四钱,浙贝母、杏仁、炙僵蚕各三钱,鲜竹叶三十片,射干八分,白莱菔汁一两,生甘草六分,连翘二钱,薄荷叶一钱,玄参一钱半。水煎服。治痧麻不透,憎寒发热,咽喉肿痛或白腐,或

  • 川山七

    见《云南中草药》。为紫金龙之别名,详该条。

  • 顶门疽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三。即顶门痈。详该条。

  • 百步蛇

    见《动物学大辞典》。为白花蛇之别名,详该条。

  • 寿世传真

    养生著作。清·徐文弼编。全书八卷。本书是在广泛搜采前人著述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亲身经验而写成。对于养生之道,作者主张综合调摄与气功导引并重,提出养生要行内功外功,要宝精宝气宝神、知要知忌知伤,要注意四时

  • 虎须毒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四。即颏痈。见该条。

  • 朦昧

    证名。见《素问·气交变大论》。一作蒙昧。指神情昏昧,意识不清,如有物蒙蔽之状。

  • 医宗必读

    书名。10卷。明·李中梓撰于1637年。卷1医论及图说。医论共14篇,以介绍医学源流、指导学医门径为主;图说部分根据《内经》列述人体骨度部位及脏腑、生理等。卷2为新著四言脉决、脉法心参及色诊三篇,提纲

  • 鼻疳蚀

    病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即鼻疳疮。详该条。

  • 疠风身起疙瘩

    证名。为疠风兼证。出《疠疡机要》上卷。若上体患者宜服醉仙散;下体患者宜服再造散;上下体具有者,宜用必胜散;遍体疙瘩或隐疹瘙痒者,宜服羌活当归散;疙瘩搔破,脓水淋漓,兼有寒热往来,服用八珍散加丹皮、柴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