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孙络

孙络

络脉的分支。亦称孙脉。《素问·气穴论》:“孙络之脉别经者,其血盛而当写者,亦三百六十五脉……”张隐庵注:“夫经脉之支别曰络脉,络脉之支别曰孙络。”

猜你喜欢

  • 九漏

    外科漏管的总称。①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四。即狼漏、鼠漏、蝼蛄漏、蜂漏、蚍蜉漏、蛴螬漏、浮疽漏、瘰疬漏、转脉漏的合称。②《外科启玄》卷十二。指狼漏、鼠漏、脓漏、蝼蛄漏、蜂漏、蜈蚣漏、蛴螬漏、瘰疬漏、转

  • 手心主

    出《灵枢·经水》。即手厥阴心包经,见该条。

  • 血汗

    证名。见《奇效良方·诸血门》。又名红汗、汗血、肌衄。指汗出色淡红如血。多由火热炽盛,迫血外溢所致。《血证论·汗血》:“则知阳乘阴而外泄者,发为皮肤血汗矣。”《杂病源流犀烛·诸汗源流》:“有血汗者,汗出

  • 针麻测痛

    针麻术语。针麻手术前,在病员的一定穴位上针刺,通过一定的诱导,然后运用物理性或化学性痛刺激的方法来测量手术区或规定部位针刺前后痛阈和耐痛阈的变化,以测知不同针刺穴位的镇痛效应,称针麻测痛。临床研究中发

  • 毒药草

    见《四川中药志》。为藜芦之别名,详该条。

  • 经水不止发肿满

    病证名。见明·岳甫嘉《妙一斋医学正印·种子篇》。亦名经多发肿。多因脾经血虚,水湿渗入血分所致。症见月经持续不止,兼发肿满。治宜补血健脾利水。方用四物汤加茯苓、白术、砂仁、大腹皮、木香、陈皮、厚朴、猪苓

  • 小儿食癥

    病证名,出《太平圣惠方》第八十八卷。由于小儿脾胃娇嫩,饮食生冷粘滞食物,困阻脾胃,不能消化,因而胶滞其间与血气相搏而成。症见乳食减少,腹内结块不散,日渐长大,坚固不移,并有胁下刺痛,恶心呕逆等。体弱者

  • 昏运

    证名。见《医林绳墨·眩运》。又作昏晕。详该条。

  • 本事鳖甲丸

    见《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一。鳖甲、五味子、地骨皮。为末,炼蜜为丸,食前盐汤送下。治久咳肺阴虚者。

  • 江承宗

    【介绍】:唐代医家。撰《删繁药咏》3卷,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