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广西本草选编》。为紫薇花之别名,详该条。
出《本草图经》。为蒲棒之别名,详该条。
出《滇南本草》。为狼毒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经逢原》。即浆水,详该条。
病名。系指齿缝间流脓,愈而复发。《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四:“肿脓汁出,愈而更发,谓之齿漏疳。”属牙漏。详牙漏条。
【介绍】:晋代医生。字敬之。治病常兼用符咒等。
见《本草原始》。为松香之别名,详该条。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蒲蒻之别名,详该条。
运用滋肾阴而达到润养肝阴的方法。用于肾阴亏、肝阴虚、肝火有余的证候。表现为头目眩晕、眼干发涩、耳鸣颧红、口干、五心烦热、腰膝痠软,男子遗精,妇女月经不调,舌红苔少,脉细弦数,可用干地黄、山茱萸、枸杞子
病证名。见佚名《眼科捷径》。多由肝肾不足或肝经郁热所致。症见遇风流泪,甚者泪下如雨。临床有流冷泪和流热泪之分。详迎风冷泪和迎风热泪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