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舌紫色,舌中有黄燥苔。多因脾胃脏腑素热,或嗜酒积热,或燥火内盛,或误服温补药所致,均属里实热证,宜攻下泄热。若有表证,宜解表通里(见《伤寒舌鉴》)。
见伤寒六书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细辛大黄丸,见该条。
循摸,属切诊的范围。《素问·举痛论》:“视其主病之脉,坚而血及陷下者,皆可扪而得也。”参切诊条。
见喉科指掌条。
出《淮南子》。即龟版,详该条。
【介绍】:唐代医生。蜀(今四川)人。生平欠详,其医术传给沈应善。
【介绍】:三国时期吴国医生。吴将吕蒙的随军医生。
见《湖南药物志》。为络石藤之别名,详该条。
药物发泡灸之一。用新鲜旱莲草捣烂敷贴有关穴位,使之发泡的方法。敷贴时间约为3~4小时,以局部起泡为度。适用于疟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