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浙南本草新编》。为鹧鸪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浙江中药手册》。为鱼鳖金星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芥菜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痢,古通利。指泄泻。《局方发挥》:“夫泻痢证,其类尤多,先贤曰湿多成泻,此确论也。”《痢证汇参》卷二:“泻痢之证,并无虚坐努责,惟觉倦怠,若滞下则不然,或脓或血,或赤白兼下,虽有痛不痛之异,然皆
①(cóng)。①顺从。与逆相对。《素问·生气通天论》:“气血皆从。”②正常。《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③指采取某种处理方式或原则,即选用之意。《脾胃论》:“此湿胜,从平胃散
由承浆以下至下颔骨下缘的部位。俗称下巴或下巴颏。
出《隋书·外国传》。即胞衣。详该条。
【生卒】:十一世纪【介绍】:北宋医家。仁寿(今四川仁寿)人。后弃儒习医。1064~1067年(治平年间)作《注难经》5卷,已佚。
【介绍】:见陈邦贤条。
病证名。见秦伯未《中医临症备要》。胞轮振跳之俗称。详该条。